女篮闹内讧,内线核心深夜发文替李梦打抱不平,宫鲁鸣遇信任危机

“团队利益高于一切。”

这是中国女篮主教练宫鲁鸣在击败日本15分后的唯一发言。每次到了危难关头,宫鲁鸣总会出山,拯救国家队,之前是男篮,现在是女篮。而对于宫鲁鸣的评价,球迷们也是褒贬不一,而他上任之后,直接宣布了弃用此前女篮的核心李梦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。要知道,李梦此前一直都是国家队核心的不二人选。

宫鲁鸣直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:李梦因个人原因长期脱队训练,确认将缺席亚洲杯。这个说辞跟2014年宫鲁鸣对朱芳雨王仕鹏孙悦的讲法一模一样,除了换了人名性别,其他的部分都是似曾相识的感觉。最后这三位没有一个再回到国家队了。虽然后面孙悦回到CBA两连冠状态上佳,也表态过愿意为国家队效力的意愿,但是再也没有被征召过了。

表面理由是“伤病”“脱队训练”,但李梦刚打完WCBA总决赛,按时报到,从未缺席训练,哪里来的“状态问题”?

更关键的是,早在几个月前,宫鲁鸣就已在央视镜头前表达了对“非赛场因素”的不满:“运动员最美的时刻,是在赛场拼搏,别带花哨东西进来。”话音刚落,网友便联想到李梦在比赛中精致的妆容,以及她“带团队进训练营”的争议行为。

李梦的回应也不含糊,曾在社媒回怼:“专注比赛,少管闲事。”随后,李梦在海外社媒发布训练视频,配文“黑暗中的光”,全文四次感谢国家培养,却对教练和队友只字未提。结尾那句“在别处发光”,被解读为无声反击。明枪暗箭,火药味在更衣室里蔓延,最终不可收拾。

这次宫鲁鸣的用人,也与中国女篮的“高层意志”高度契合。

在东京周期结束后,中国女篮被明确要求“重塑纪律风貌、强化国家意识”,去明星化成为核心方向。

李梦,作为中国女篮商业价值最高的球员之一,曾拥有专属摄影师、独立化妆间和代言团队。但在新领导班子眼中,这些“浮华”正是国家队走偏的象征。李梦的商业版图,加速了离队进程。名下两家公司年收入超千万,广告拍摄频繁挤占集训时间。

甚至有传言称,她与某前国家队高层有私人交往,也被翻出来成为“去除”的动因之一。而这件事过去一个月之后,近日,女篮内线核心韩旭发布社交媒体,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。她说道:人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,也许你连身边的人都不了解,那又凭什么随便给陌生人下定义?未知全貌不予置评。可怜可笑。

前队友武桐桐、王雪朦火速点赞,现役球员集体装哑巴。也有媒体人解读,这是再替李梦叫冤。 更微妙的是,李梦海外账号同步更新训练,时间差不到两小时,被扒出是隔空对话。

宫鲁鸣上任之后,迅速确认了以张子宇为核心的班底,而作为国家队的这些老臣,显然心里是不甘心的。

这一次,不是简单的技战术选择,也不是单一的纪律处罚,而是一场关于方向、价值和控制权的斗争。李梦的出局,不是因为她不够努力,也不是她打得不好,而是她的存在本身,已经不再适配“新时代”的中国女篮。

这场风暴,是中国女篮转型的缩影。从韩旭的隐喻到李梦的暗战,事件揭示了竞技体育的铁律:个人天赋需让位于集体体系。宫鲁鸣看似冷酷,实则是数据化时代的战术必然;李梦的“在别处发光”凸显个性与纪律的永恒博弈。

亚洲杯在即,新体系以纪律为基、内线为矛,但锋线漏洞仍是隐患。团队运动的核心,从来不是星光璀璨的个体,而是无缝协作的整体。正如宫鲁鸣所言:胸前国旗的分量,远重于背后名字的光芒。在荣誉的征途上,唯有无私的齿轮,才能驱动胜利的战车。

大家如何看待宫鲁鸣直接将昔日功臣李梦清理出队,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。


(体育责编:拓荒牛 )